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前提,是共同缔造的抓手,是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重要路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汇聚各类专业规划人才,引导驻村入湾进户,坚持问计问需于民,探索沟通式调研、陪伴式服务、贴心式规划,与当地群众共述发展话题、并肩打造美丽乡村,让乡村规划迸发出浓浓的“泥土香”。
一、用心“沉”下去。乡村规划师的舞台在乡村,使命在乡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派二组三创”三步走,让“乡村规划师”真下“乡”。一是派人员。首批27名驻乡村规划师按“1桌1牌1承诺”(1张工桌,1块信息牌,1套服务承诺)标准完成乡镇对接入驻,为驻地乡村规划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把控、沟通协调、政策宣讲等服务,助力乡村发展提档升级。二是组培训。组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专题培训,开展年度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专业技能培训,编印《咸宁市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手册》,提升乡村规划师责任意识和服务技能水平。截至目前,2022年度已累计培训规划师81人次。三是创品牌。出台《咸宁市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三年行动方案》,以“点亮乡土,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以“做特做强做实做优”为标配(做特服务、做强前台、做实后台、做优保障),创建擦亮“聚众智”服务乡村振兴“咸宁品牌”。
二、用情“干”起来。乡村不是城市的翻版,乡村规划也不是城市规划的“复制粘贴”。科学合理的规划源自规划师对村庄风土人情的熟悉和掌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沟通式”调研、“陪伴式”服务、“贴心式”规划,让规划师脚沾泥土、心贴大地,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一是“沟通式”调研,当“倾听者”。开展邻里访谈13次。组织规划师走村入户,主动与群众拉家常、说农桑,在家长里短中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心声。参与“村湾夜话”5次。让规划师在当好“听众”的同时,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广大村民宣讲规划和政策,引导群众树立规划意识,让群众对乡村规划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活、脚下有路,真正成为乡村规划的主人翁。撰写调研文章23篇。与老乡们一起聊发展愿景,谈思路举措,和村民一起编写“有温度、有情怀、有意义”的村庄发展研究报告。二是“陪伴式”服务,做“有心人”。转变工作观念,探索将传统的主导式规划转变为互动式规划,制定规划前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民众意见,挖掘乡村“大能人”,充分发挥“乡贤、土专家”的作用,将从“我来规划”转为“一起规划”,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共拉村庄发展需求台账清单,画出共同缔造“同心圆”。三是“贴心式”规划,绘“聚宝盆”。聚焦群众关心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融合国家土地、项目、资金等核心政策导向,落深落实落细农民建房切身需求和人居环境切身感受,提供规划设计“标准套餐”,将“规划图”转化为切切实实服务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致富图”。
三、用谋“出”实效。沃野绘新景,旧貌换新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师下乡”收获满满。一是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构建了以市域为单元的795个“系统化、差异化、特色化”村庄规划成果体系。先后出台“一意见三方案一规定、两图集三导则四要点”,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制定标准流程,夯实技术支撑。加强规划管理,明确“四类试点”名单示范带动,畅通“两统一”职责履行链条“最后一公里”,使管理的“拳头”伸得出、打得下、击得中,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底线。二是故貌新颜,乡愁依旧。在乡村规划引领下,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突出乡村资源禀赋,建设了诸如以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代表的内冲“瑶族第一村”、以现代农业新业态为代表的白水畈“萝卜小镇”田园综合体、以“乡愁、乡味、乡音”为本底的熊家湾“乡村驿站”、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代表的大坑村“枇杷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范例。三是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市县一体、母鸡带小鸡效果呈现。通山县按“3师1镇”标准实现县域12个乡镇“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全覆盖派驻服务;其他县(市、区)也纷纷积极响应,在摸清家底后,将统一推行市级乡村规划师、县级“三师”和由编制单位组成的责任规划师向乡镇村全覆盖、多层次下沉派驻,与广大群众一起齐奏“共同缔造”大乐章。《今年底咸宁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村里来了规划专家》、《通山车田村唱响“共同缔造”大合唱》等实践经验已在学习强图、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广泛宣传报道。(乡村规划科 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