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咸宁的山水间
仿佛进入了一幅幅色彩缤纷
浪漫惬意的醉人画卷
而在这画卷中
生态绿道如线串起点点风光
如笔划勾勒出城市风景线
水清岸美,碧波悠悠。如今在咸宁市的江河湖泊旁,随处可见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绿道,把咸宁的河湖妆点得更加秀美。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入推进生态绿道建设,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空间。先后编制了《咸宁市城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咸宁风景道建设实施方案》,全市规划建设绿道846.6公里,目前已建成128.23公里,其中,主城区规划建设绿道309公里,目前已建成20条,总长度66.07公里。
水岸同治
为生态绿道建设擦亮底色
“一河映翠绿,两岸生繁花。”春日的清晨,三三两两散步的游客走在龙潭河湿地公园内的绿道上,感受着水面拂来的清风。“我们都喜欢来这里走走,空气好,风景也好。”说起这公园绿道,市民们赞不绝口。
淦河沿线绿道全长31公里,从太乙桥至嫦娥广场,以沿河生态步道为线,串联起十六潭公园、沁香园、星光公园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形一条城市风光带。整个绿道线条流畅、水系众多、植被丰富,俨然是市民健身锻炼、休憩游玩的网红打卡地。
家住附近余佐村的余成林曾在龙潭河湿地公园内做工,他感慨不已:“过去,这里河道淤积、杂草丛生、气味刺鼻,周边群众叫苦连天;如今,河水清澈、绿意盎然、景色怡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儿时的小河会变得这么美!”
近年来,我市打造了沿河堤岸生态绿道路网,串起一条生态景观长廊,把昔日一个个脏乱差的地方,变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绿道;原来的“城市疮疤”变成了附近居民健身游玩和休闲赏景的理想去处,尽情享受慢生活。
碧水行动
为生态绿道建设提升成色
漫步在淦河沿岸,满眼皆绿,“道”处皆景。从高空俯瞰,生态绿道犹如一盒彩色拼盘。黑、红、绿三色道路相间,分属游步道、慢行步道、骑行道,与连片绿植相映成趣,中间穿插有观景台、休闲亭、景观小品、绿地座椅等便民设施。
去年,我市先后完成淦河河道清淤、滨湖港及北洪港等5条黑臭水体治理、淦河沿线及支流沿线排污口整改销号、月亮湾片区及沿河路片区景观改造、淦河大桥与龙潭新桥桥梁亮化等任务。即将实施的《咸宁市绿道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明确:按照先城区后郊区,先新区后老区,先公园后社区的建设时序,统筹推进绿道网建设,至十四五末,初步建成500公里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健康绿道体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结合咸宁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和新的理念,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市景观建设水平,全力打造高质量生态城市、高品位文化城市、高品质宜居城市,努力建设美丽宜居新咸宁。
近年来,我市全域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3.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4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复审,成功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