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软为了提劲,提劲必先治软。
当前,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着种种“软”的现象:一事当前,不是为成功想办法,而是为推托找理由,为困难找原因;突发事件出现了,不是挺身而出,积极应对,而是退避三舍,唯恐麻烦上身;面对亟待处理的矛盾与问题,不是坚持原则,采取断然措施,使矛盾与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而是佯装不知,不过问、不研究、不解决,即使过问了,也不是硬碰硬、出实招,而是和稀泥,八面玲珑;即使是自己分内的工作,也是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实在推不掉、躲不了,就哼哼哈哈讲些不痛不痒的意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面对工作暂时出现的困难,不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群策群力,求得解决办法,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只强调客观原因,不反省主观努力,等等。这些“软”,表现多样,但结果同一,都使我们的工作缺乏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担当的锐气,缺乏一种奋勇争先的闯劲、强力推进的动力。“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子还在干部自身。有的是“精神懈怠”,失去了那种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豪情与斗志;有的是学习实践不够,能力不强,遇事心虚腿软;有的是不干净,缺乏正气,不敢理直气壮地管人管事。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与我们构建战略支点,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格格不入,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态度,都必须坚决克服。
精神状态是一个区域实现差异化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硬件设施可以标准化建设的时代,在相当程度上,能否成就一项事业,精神力量是博弈较量的“软实力”,是干事创业的“内动力”,因此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党员干部要想不辱使命,就首先必须要有思发展、谋发展的强烈愿望,茁壮心灵,高标准地建设与奋斗目标相匹配的“精神高地”,实现精神建设的跨越。
我们处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执政能力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仅难以巩固,甚至还可能丧失。各级领导干部,要直面问题,敢于碰硬,敢动真格,敢动手术。要以问题为导向,从问题入手,一层层解剖问题,一层层解决问题。要在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中,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己不正,焉能正人。清正廉洁是治软的重要条件。只有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才能敢于任事、以正压邪,才能健康发展、成就事业。
治软提劲,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能力席位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形成解放思想、勇于担当、苦干实干、敢抓敢管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省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