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7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011337231/2025-18162 文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名 称: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2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予以公开                                                                                 A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7号建议的答复


刘永利代表:

您提出的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7《关于优化部分工业厂房消防标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根据《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建部58号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职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您在《关于优化部分工业厂房消防标准的建议》中反映工业厂房建设消防工程成本高、消防设施占地面积多、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程序复杂、周期长,厂房建成后消防管理负担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作为市级消防审验主管部门会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嘉鱼县住建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了逐一研判。

一、关于分类调整消防标准的建议

该建议可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将工业厂房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将厂房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明确了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根据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明确了厂房最多允许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防火间距、防爆、安全疏散等要求。《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根据使用性质、建筑高度、耐火等级及火灾危险性,对工业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分隔、建筑结构耐火、建筑构造与装修、安全疏散、消防设施、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电气等进行了规定。2个规范已就不同类型的厂房明确了消防工程建设标准,且均为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二、关于简化培训和检查流程的建议

该建议可行。根据《消防法》《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包括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对在岗的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等。单位可以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线上消防安全培训平台的推广应用,优化培训方式,对已取得相关资质或有丰富经验的员工,探索建立培训学分认定机制,方便企业和群众开展消防培训。

根据《消防法》《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严格规范消防监督检查的通知》(消防〔2025〕29号),由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消防安全检查,明确要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贯彻落实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指派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按照“一家单位对应一个层级的执法主体”,依法依规对单位分级实施消防监督检查,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较好、消防安全信用高的检查对象,可以减少检查频次。推行“综合查一次”,能联合实施检查的,合并检查。

三、关于减少部分消防设施的重复建设的建议

该建议可行。对涉及消防通道、消防水池等消防条件规划和设施设置在符合强制性标准、确保消防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审查,并按照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成本。

四、关于继续优化、简化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程序、缩短周期的建议

该建议可行,并给主管部门消防审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市、县消防审验主管部门将按照《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建部58号令)、《湖北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高效规范做好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备案)工作。一是将消防设计文件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内容,由图审机构一并出具审查意见,依据审查意见出具意见书。二是推动县级主管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消防设计技术审查,提高消防设计审查行业监管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对特殊建设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按照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重点项目按有关规定开展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一般项目可采用告知承诺制的方式申请备案。四是指导县级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持续推动消防设计审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做到应办尽办、程序合法、阳光透明。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