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市大洲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方案征求意见

来源: 时间:2019-12-02

        本次对咸宁市大洲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专项规划,现将该规划方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公告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9年12月9日

二、建言献策方式

1、书面来信请邮寄或递交至:咸宁市双鹤路28号行政审批科,邮编:437100(信封请注明“规划征求意见”);

2、电子邮件请发至QQ邮箱:3201458336@qq.com;

3、联系部门:行政审批科  联系电话:0715-8066590。

        三、规划方案内容

 以大洲湖湖区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 III 类标准为目标,为营造集湿地休闲、文化体验、健康度假、养生养老、亲子休闲和户外运动于一体的最具湿地生态吸引力的文化主题型高品位养生度假区,对湖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以及生态风险进行分级管控,严格控制进入湖区的主要河流水质,针对性的提出水生态系统构建与水质保障工程措施,以保证大洲湖湖区范围的水清岸绿,生态环境良好。

 本规划采取“流域统筹,河湖共治;点面结合,一河一策;量质统筹,建管并重”的总体治理策略。 

    主要工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入河排污口接驳与管网系统完善针对横沟河、官埠河、滨湖港沿线入河排污口进行截污纳管,禁止污水直排进入河道;针对横沟桥镇镇区及河道周边村庄、官埠河沿线城镇及村庄、滨湖港上游等管网系统进行完善。

   (2)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流域范围内两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级 A 出水标准,排入横沟河。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作为流域内点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受水环境容量约束,在设计目标水质条件下,需对区域内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入湖尾水的水质标准。大洲湖流域现状污染负荷均超过当地水环境容量,需进行多源头消减。污水处理厂尾水负荷在污染源占比中均较重,需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

   (3)面源污染与初雨污染治理①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滨湖港上游居民居住较为密集,污水直排现象严重,水体污染程度较大,雨季超量合流污水会越过溢流堰排入天然河道进入大洲湖。目前市住建局正在实施滨湖港上游管网完善工程,主要规划内容为城区主干管,支管和入户管并未规划到位,故需考虑溢流污染问题,控制城区雨污混流污水,防止其污染湖区水质。在滨湖港上游管网完善工程实施之前,上游的污水仍处于无序排放状态,需在溢流口附近设置水质提升工程,保障入湖水质。②河口湿地与前置库建设:为控制横沟河上游及中游面源污染直接进入大洲湖湖区范围,影响大洲湖湖区水质,需在横沟河入湖口处设置河道截流闸,将河道初雨截流进前置库。将 PPP 项目退田还湖工程(期)上游浅水区作为前置库,河水和初雨通过河口控制闸进入沉淀区,然后通过砌石坝进入缓冲区,经缓53冲区滞留、净化后通过围堤上的出水闸进入湖区,由之后的水生态系统对前置库来水进行进步净化,改善入湖水质。

   (4)河道水环境修复与生态补水对河道空间有限但岸坡较缓的河段采用仿自然护坡或斜坡式护岸;针对横沟河上游河道被藕塘、养殖塘、村庄坑塘侵占的现象进行清退、管控,河道沿线范围禁止出现水产养殖、农田种植等侵占河道的现象,对暂未开展清淤工程的河段进行河道清淤;在河道空间相对宽阔,河水流速相对较缓的河道口处进行自然湿地修复工程;通过明渠疏挖、管涵建设等工程,对流域内生态缺水严重的入湖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补水水质应满足补给河流相关断面水质控制标准。

  (5)湖区水生态修复与富营养化防治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内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以确保水体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目标,以生态技术为核心,建立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为主的健康水生植物群落,结合构建敞水食物网和底栖食物网,进步优化水生植物群落、提高系统对外源污染的净化和内源污染的控制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运营维护,保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稳定。






  
*
*
*
看不清楚,换一张